Search

《英文母湯誤會大》我糾正了一位臉書好友對於一句英文文法的錯誤理解,然後我就被刪除加封鎖了。
  • Share this:

《英文母湯誤會大》我糾正了一位臉書好友對於一句英文文法的錯誤理解,然後我就被刪除加封鎖了。

那句英文就是照片裡那句「All Lives Don’t Matter Until Black Lives Do」。大家知道他寫的這句英文是什麼意思嗎?這一題考的是英文也是邏輯。

答案是:「Black Lives Matter要成立,All Lives Matter才會成立」,舉牌男子是在回應人們別用All Lives Matter的口號模糊Black Lives Matter的焦點。當然所有的生命都重要,但是當人們在輕忽「黑人的命重要」這議題需要被重視的同時,那「所有的生命都重要」這句話又怎麼能成立呢。

所以當我看到主張要把BLM的口號改為ALM的前臉書好友,她在發表了對非裔的偏見文字後,居然轉貼這張照片開心地說「網紅也開始改標語了」,我真是為照片裡的舉牌男子捏一把冷汗。我趕忙留言說她誤會這句英文的意思了,她以為的和舉牌男子表達的完全相反。沒想到她的回應居然是「他是怎麼想的要他自己出來解釋才最精準唷」(??)和「我看到Black Lives Matter就是很不舒服」(!),然後我就被封鎖了。

呃,他的標語寫得很清楚,他站出來抗議的就是妳表現出來的這種偏見。掰掰。

-
《我的英國辦公室經驗分享》
這次BLM受到媒體關注的影響之大,不同行業、不同人種、不同國家相繼響應「反種族歧視」,使得更多原本沒意識到(或是選擇忽視)自己有歧視思想的人們和做得不夠多的企業們,開始思考自己能為「反種族歧視」實質上做些什麼。想想美國黑人多年來流血流淚爭取到的改變,也間接地造福了身在海外的亞裔。

以我在英國任職的事務所為例,這幾年來陸續有和幫助弱勢族群(就是非白人族群)相關的內部政策和提倡鼓勵多元文化的工作環境。這次BLM議題發酵,我們事務所的合夥人(幾乎全是白人)在上週正面討論並重申他們對弱勢種族平權的重視,目標是在公司培養和聘僱人才時,除了確保男女平權以外,也要有機制確保弱勢族群的發展不被「潛意識偏見」阻礙。

《兩句英文背後的涵義》
我想有人可能還不知道吧,「ALM」的口號早在幾年前就淪為既得利益者用來消弭反種族歧視聲音的工具。身為亞裔在這個時間點、在西方社會、用英文喊著ALM,真是幫倒自家人的忙。如果你的出發點是良善,我想提醒你在改編口號前三思你可能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於美國非裔來說這不是三個字的文字遊戲也不是哲學辯論,這是不知道摯愛的人出門後會不會活著回家的每一天。

Black Lives Matter。
-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42%台北 | 6%上海 | 40%雪梨 | 12%倫敦 我不是混血兒,只是搬了幾次家的混文化兒
View all posts